- 浙江杭州:天目山实验室发布多款低空飞行器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 浙江杭州:天目山实验室发布多款低空飞行器 助力“低空经济”发展【2】
- 中超控股(002471)5月12日9点33分触及涨停板
- 无人机考试报名信息查询服务
- 子公司产品应用于军用、民用航空航天飞行器制造 大飞机概念股斩获3连板 本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5713869690
电话:18530843555
邮箱:417307458@qq.com
地址: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新兴路与S237交叉口向东500米
40年坠毁飞机上千架1美元买航母被坑30亿印度军工有多奇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提及印度,很多人都会形容其是一个“神奇”的国度,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印度的很多奇葩操作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先不说印度的恒河水有多脏,单是水面上漂浮的尸体和垃圾就足以劝退一众外国游客,却不想印度人竟是直接在恒河水中洗澡,甚至还当作日常饮用水使用。
据悉,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开始,到现如今的40多年时间里,印度摔毁的战机数量就已经达到了上千架之多。
当然,这样的奇葩事还远远不止这一件,因为在1998年的时候,印度还干了一件让全世界都看不懂的事情,那就是花1美元购买俄罗斯航母反被坑30亿美金一事。
作为一直把自己视为南亚大国的印度而言,其军事水平之高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毕竟放眼全世界,能够同时拥有核导弹、航空母舰和远程导弹的国家也确实是不多,而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在1962年“中印战争”中被中国狠狠教训了一顿外,近几十年来,印度与外界的对局中几乎没有出现大逆风的局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军事实力超强的大国,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空军力量。
据此前《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在1月份的时候,印度战机苏30MKI和幻影2000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双双摔毁,具体原因有待查证。
一天之内接连摔毁两架战机的重大事故,当即引起印度防长辛格的高度关注,并要求立马派人查找坠机原因。
而苏30MKI战机和幻影2000战机的坠毁,也成为了印度战机2023年的“第一摔”,而且还是“双响炮”。
哪怕是到了高速发展的2021年,印度都出现了12架战机坠毁的重大事故,更是导致了20名空军飞行员因公殉职。
为此,印度政府还在不停地为自己辩解,话里话外都在传递着一个消息,那就是12架战机并不算多,这跟以前比起来已经是好太多了。
据统计,在1996年到2001年的短短五年期间,印度就有89架战机先后坠毁。
而2003年无疑是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年总共有52架战机坠毁,这样的坠机频率,就按一周一次来算,这一年的周数都不够。
而且像前文所提及的一天之内坠毁两架战机的严重事故,在之前也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在2017年3月15日这一天,印度苏-30MKI战斗机和“印度豹”直升机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先后摔毁,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据悉,从上世纪70年代末算起,时至今日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印度共计有四千多架战机出现过事故,其中有超过一千一百多架战机摔毁。
因此有人开玩笑地说道:“印度空军之所以这么强,完全就是摔出来的,只不过这摔得也着实是有点惨烈。”
如此一来,也就出现了印度空军飞行员极其短缺的现象,说白了也就是,空有战机,无飞行员去驾驶。
印度国防部2018年报告显示,印度当前空军飞行员3855名,飞行员与战机之间的比例为1:081,要知道别国的占比都在1:1.25左右,显然印度在一点上并不达标。
此外,很多人好奇的一点是,印度政府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为什么迟迟不去解决?
对此有人曾给出过这样一个解释,造成印度频繁坠机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印度战机的质量太差,可是,真相真的就是这样吗?
米格21战斗机:想必大家都多少有所耳闻,作为苏联时期的经典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其整体性能在当时也算是拔尖的存在。
幻影战斗机:是由法国所研发的多用途战机,曾经被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购,属于一种外销型战斗机,所以法国对其质量要求非常高。
北极星则是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借助于德国技术和专业人员所研制完成的,算是印度的本土化直升机,印度也是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
所以综合上述来看,印度的战机都有着不错的性能,并且都有着大国的技术支撑,所以之前人们所说的“质量太差”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
众所周知,战机问题马虎不得,有时候很可能就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而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因此就需要极为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测、保养和维护。
然而印度在提出“国防自主化”之后,就选择了自力更生,开始逐步摒弃国外技术,由本国进行战机的维护和开发工作。
印度此举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国家都希望提升自身的武器装备,如果长期依靠国外技术支援,那必然是处处受制于人。
可印度错就错在太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一股脑地就将战机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全部都交给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在遇到不懂的维护问题时,工人们也不询问专家或查询相关资料,而是选择随意糊弄过去,与此同时,他们对很多零部件也不是很重视,经常是乱丢乱放,有时候少了一个小零件也全当是不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种机型都需要一套独立完整的后勤维护体系,所以在面对印度的十几种机型时,负责维护印度战机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就需要有十几条后勤维护专线。
事后有人统计,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维护下,印度战机的坠毁率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几乎每个月都要上演一次。
对此,很多人也提出过质疑,可印度官方却并没有选择正面回应,总是给出一些片面的官方话语。
而至于其中真正的原因,恐怕也只有印度政府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负责人才能解释清楚。
再者,印度的战机指挥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指挥人员多为文职,甚至连实战驾驶都没有过,说白了也就是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
如此一来,指挥人员就很难分清楚哪些区域不适合战机飞行,或者是不能及时预测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从而导致了驾驶员在遇到困难时已经无法及时有效去应对。
也有人说最大原因还是在于印度国防工业实力的不足,倘若国防工业实力足够强大,那印度也就不必去购买外国的战机,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了自己手里,维修问题就更不在话下了。
如果说战机频频坠毁只是让世界各国对印度感到无语和不解的话,那接下来所要说的这件事情,当真是让印度成为了世界的笑柄。
一美元买一艘航母?这话说出去恐怕没人会信,聪明一点的人也必然能猜到其中肯定有诈。
可印度却是偏偏不信,还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捡到了宝,殊不知早已经被俄罗斯算计了进去。
作为一艘只服役了7年的航母,戈尔什科夫号其实还算是比较新的,只不过在1994年发生过一次锅炉爆炸后,俄罗斯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问题,所以一直没有去修理它。
然而经过几轮接触后,俄罗斯却是给出了一个让印度大跌眼镜的价钱——只需1美金。
1美金这简直可以说是白捡,而且戈尔什科夫号就是卖铁都能达到上千万美元,对于这种天大的好事,印度自然是不会拒绝。
只不过在条款中,俄罗斯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那就是戈尔什科夫号需要由俄罗斯方修好,至于修理的费用,则全部由印度支出。
俄罗斯此举可以说是正中印度下怀,因为印度政府也知道,如果凭借自己的技术去修复戈尔什科夫号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而且对于俄罗斯所预估的9亿美元的维修费,印度也觉得完全可以接受,因此果断就签下了合同。
签过合同后,觉得戈尔什科夫号已经是囊中之物的印度,甚至还大肆炫耀了一番。
只不过除了当事国印度之外,很多国家都从中嗅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觉得俄罗斯必然不会这么好心,其中必定会有猫腻。
果不其然,俄罗斯的狐狸尾巴很快就暴露了出来,其接下来的一句话,更是给正在兴头上的印度浇了一盆冷水。
所谓的舰载机主要就是航母上的一种防御装备,如果没有舰载机,那么这艘航母无疑就变成了一艘大型的轮船罢了。
看着一脸犯难的印度代表,俄罗斯方立马化身推销员,推荐起自己的米格29舰载机。
听完俄罗斯方的一顿自夸后,印度代表也觉得米格29舰载机确实不错,于是果断大手一挥,痛痛快快的支付了4亿美金。
按照和印度的约定,俄罗斯最迟要在2008年的时候将修复完好的戈尔什科夫号交接给印度。
可等到印度代表团欢天喜地地准备将戈尔什科夫号开回印度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气了个够呛,只见俄罗斯仅仅只是对“戈尔什科夫号”的船体进行了除锈,其他地方的维修却是一点也没有进行。
面对着印度代表的怒气,俄罗斯方解释道:“你先不要生气,我们也没想到修理起来竟然比想象的难这么多。不过现在经费已经花完了,需要更多的钱才能继续修复下去。”
然而面对着俄罗斯的无赖行为,印度也是有苦难言,最终只能不情不愿地又支付了14亿美金的后续维修费。
“后续的维修费用我们可以支付给你们,但戈尔什科夫号必须要在2013年之前修好。”
这一次,俄罗斯确实没有食言,在2013年到来之前,及时将戈尔什科夫号交付给了印度。
截至目前为止,印度已经花费了27亿美金,虽然耗资巨大,但最起码也算是有了自己的航母,所以印度还是很开心的,只不过让印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给他们挖的坑,竟是还没有被填上。
在印度欢天喜地地将戈尔什科夫号开出去测试时,伴随着一声巨响,刚刚被修复好的锅炉再次发生爆炸。
或许是俄罗斯也觉得理亏,所以主动承担下了再次修复戈尔什科夫号的任务,并表示分文不取。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看着好声好气的俄罗斯代表,印度方也不好发作,只能重新将戈尔什科夫号交给俄罗斯修理。
然而就在修理的过程中,俄罗斯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戈尔什科夫号” 的阻拦索出现了问题。
都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印度自然也不想就这样放弃,不情不愿地又向俄罗斯支付了2亿美金,至此,戈尔什科夫号的维修工作才算全部完成,但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快花了30亿美金。
只不过在之后的日子里,维克拉玛蒂亚号还是不让人省心,不是发生火灾,就是出现气体泄漏的现象,让印度颇为无奈。
经此一事,也让印度总结出了一个经验,那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想要发展本国的军事,只能依靠自身的强大技术。
综合上述来看,印度军工确实有很多奇葩之处,可就是这样一个“奇葩”的国家,却在世界上都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从印度身上总结教训,那就是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实力,才能不受制于其他的国家,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2025-05-12中超控股(002471)5月12日9点33分触及涨停板
-
2025-05-11中国航空工业的起伏与突破:从“支奴干”直升机的挑战谈起
-
2025-05-10北约下一代直升机进入概念论证阶段
-
2025-05-10中国直升机配件行业市场情况研究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05-102024年直升机零部件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05-10驻日美军一架直升机执行任务后被发现零部件遗失
-
2025-05-102023年直升机零部件相关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