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5713869690
电话:18530843555
邮箱:417307458@qq.com
地址: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新兴路与S237交叉口向东500米
乌军拆出大秘密:俄军也偷着用俄美导弹都用了中国民企发动机
在现代战争中,哑弹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一点在俄乌战争中得到了明显体现。双方军队都有专门的单位负责处理这些未能成功爆炸的弹药。最近,乌克兰军队在拆解俄方的“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
根据美国媒体《1945》网站2025年5月17日的报道,乌克兰军队在拆解俄制S8000导弹时,意外发现该导弹竟使用了来自30家不同国际公司的民用级零部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款导弹所使用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由中国一家民营企业制造的SW800Pro-A95型号,直径约为200毫米,可以在网上轻松购买,售价大约为16000美元。这一发现令许多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因为此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俄军会使用中国民企生产的发动机。而更令人惊讶的是,原来美国的导弹系统也在使用这款中国制造的发动机。例如,美国“马赫工业”公司研发的“战略打击”新型巡飞弹,展示型号中同样安装了这种发动机,虽然美国一直保持低调,但此事还是被发现了。
这一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双方由于巨大的消耗,纷纷寻求低成本武器的解决方案。为了降低成本,尽可能采用成熟的商用部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自杀式无人机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研发“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时,俄罗斯非常注重效率。直到2024年,这款导弹才首次出现在俄罗斯的新闻报道中,并在卡普斯京亚尔训练场被拍摄到。乌克兰方面猜测,早在2025年2月,俄军可能就已开始投入实战,首次作战时,俄军将其用于打击敖德萨和尼古拉耶夫等地。
目前,乌克兰确认,在2025年5月10日时,俄军确实在使用“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并将其视为新的威胁。从乌方展示的情况来看,这款导弹外形与美制AGM-158巡航导弹相似,虽然体型较小,长度约为5米,弹体直径为300毫米,但其性能依旧不容小觑。导弹的巡航时速为560公里,最大速度可达到640公里,射程达到500公里,战斗部重约115公斤,其中包含近50公斤的炸药。制导系统采用了惯性导航与卫星导航,可以精准打击静态目标。
这款导弹对乌克兰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尤其是它的射程足以实施防区外打击,且很难预测袭击的时间与目标。由于导弹体积小,它通常由“猎户座”无人机携带,也可以由米-28N武装直升机发射。相比于自杀式无人机,“班德罗尔”导弹的速度更快,预警和拦截时间大大缩短,几乎不可能被拦截。对于大多数目标而言,这款导弹具有相当致命的威胁。
“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的最大优势是其低廉的成本,它大量使用了商用现货部件,制造起来既简单又便宜。中国民企生产的发动机对其性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假如没有这款发动机,导弹的成本和性能都可能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俄方尚未公开这款导弹的具体成本,但预计其价格比同类导弹低得多,可能仅为同类导弹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美国媒体认为,这款导弹的出现,反映了全球武器发展中的一个趋势:即寻求成本大幅降低的远程精确打击手段。西方媒体特别关注的是,这些商用部件有不少来自西方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美国。根据《1945》网站的分析,“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的出现,揭示了俄罗斯在国内无法生产许多通用零部件的现状,也反映了俄罗斯通过第三方渠道和中间商采购军民两用部件的能力不断增强。美国媒体还表示,一些部件可能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制裁来遏制,但目前的制裁效果不佳,反而暴露了制裁的无效性。
从技术角度来看,“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并不算特别先进,许多技术指标远不如一些传统的巡航导弹,比如“口径”导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是无人机的武器。随着防空系统的进步,大型无人机的使用空间受到限制,因此,防区外弹药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导弹几乎不会被拦截,但依然能对目标造成威胁。
俄罗斯开发“班德罗尔”微型巡航导弹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满足战争需求,尤其适合在长期消耗战中使用。低成本、高效能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选择。美国也意识到这一趋势,并开始研发低成本的武器装备,全球范围内这种武器发展趋势将不可逆转。使用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并非偶然,而是基于降低成本的需求。Kaiyun中国官方入口
-
2025-05-21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和概念股核心标全解
-
2025-05-21乌军拆出大秘密:俄军也偷着用俄美导弹都用了中国民企发动机
-
2025-05-21直升机观光航线首飞!看“前海—蛇口”如何铺开低空经济产业地图
-
2025-05-21下边像流水 MBA智库
-
2025-05-21AC352直升机完成研制 进入应用阶段
-
2025-05-21全面分析2025年民用直升机维修市场
-
2025-05-20听!航空文物讲故事
-
2025-05-20一架“无人机”飞出低空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