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 最新网络图片曝光:中国第三款六代战机首飞有人还是无人驾驶尚不清楚
- 中国从美国引进的两款尖端装备30年没退役如今还是军中主力
- 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航景科技:重载无人机腾空而起的 “硬核”力量
- 低空经济展同期!2025青岛秋季国际车展9月11日开幕!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5713869690
电话:18530843555
邮箱:417307458@qq.com
地址: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新兴路与S237交叉口向东500米
最新网络图片曝光:中国第三款六代战机首飞有人还是无人驾驶尚不清楚
根据8月5日战区、防务博客、航空爱好者等网站的报道,中文网络近期流传了一些新的航空飞行器图片。这些图片与之前曝光的成飞公司研制的歼-36和沈飞公司研制的歼-50有所不同,因此引起了军事爱好者和防务观察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些飞行器的外观设计被认为是中国研制的第三款六代战机,与歼-36和歼-50一样,可能已经进入了工程原型机的试飞阶段。不同于歼-36的三引擎设计,新款战机采用了双引擎设计,这一特征让一些资深军迷猜测,这款飞行器可能是专门为航母设计的舰载机。
此外,歼-35隐形战斗机近日与空警-600预警Kaiyun机、歼-15T战斗机等一同进行飞行彩排,准备在即将到来的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大阅兵中飞越天安门广场。歼-35作为一款新型舰载机,刚刚加入中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并完成了首飞,令中国军迷感到无比振奋。网上有数张相关的图片,这也证明了中国军工的强大实力。
对于这款新型六代战机的具体名称,目前尚未有明确答案。从网络流传的最新图片来看,这架战机的机头上有一根细长的探头——空速管,这是新战机首次飞行测试时常见的装置。机头下方还设计了两个方形进气口,表明这是一款双引擎飞机。其机身呈直线形,延伸到机翼尖端前有锐角倾斜,符合歼-36设计中的几何结构,旨在优化跨音速飞行时的升阻比,增强飞行性能。
现代低可观察性(VLO)的战机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反射信号(RCS)。这款新型战机依然采用无垂尾设计,这意味着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已经找到了通过多舵面协同控制的方式来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精准性,弥补了传统垂尾所具有的功能。在实现隐身、高速、远航等关键性能的同时,这种设计使得气动布局更加灵活,适应了新型战机在复杂作战环境中的需求。
军事航空分析师安德烈亚斯·鲁普雷希特(Andreas Ruprecht)对此发表评论称:“该飞机没有垂直尾翼,机翼前缘的后掠角较大,这一设计明显是为了降低雷达可探测性。同时,狭长的前机身延伸部分为其提供了更大的内部空间,并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助于增强远程飞行性能。”军事网站的特约撰稿人托马斯·纽迪克(Thomas Newdick)则提到,最近的图像表明中国正在试飞另一款无尾隐形战斗机,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款飞行器是否为载人机,还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无人战机,可能具备协作“忠诚僚机”能力。
这款第三款无垂尾的六代战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全球航空领域的迅速崛起。科研人员在低可观察性、超音速效率和可控性方面寻找到了最佳平衡,推进了这一新型战机的研制。关于这架战机的图片,绝大部分是在基地外拍摄,且大多没有明显的地面背景作为参考,这也进一步模糊了它的具体细节。有些照片拍摄时光线不足,甚至难以判断战机是否为载人飞行器或是新型的无人战机。
歼-36和歼-50的首飞分别是在2024年12月26日,而如今中国已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连续推出了三款六代战机,这一成就无疑让全球航空大国感到震惊。尤其是在第六代战机的研制和装备领域,中国显然走在了美俄等传统航空大国的前面。
总体来看,尽管第三款六代战机的具体性质尚未明确,但它的出现无疑展示了中国空军力量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在多个高端航空领域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在第六代战机的研发上,展现出了超常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令中国的广大军迷为之自豪。
-
2025-08-07低空经济发展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
2025-08-07最新网络图片曝光:中国第三款六代战机首飞有人还是无人驾驶尚不清楚
-
2025-08-07美国神秘飞机X-37B开测全新导航技术:首发量子惯导、无需GPS
-
2025-08-07飞行器概念龙头有哪些(202584)
-
2025-08-07杭州智造:全球首款穿戴式单人飞行器预计明年上市圆你飞行梦
-
2025-08-06悦安新材:公司吸波材料可应用于航空飞行器中目前仅向下游提供原材料销售规模占收入比重较小
-
2025-08-06公司产品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领域有什么应用?华信新材:目前公司产品不涉及此领域
-
2025-08-06港股概念追踪|吨级无人飞行器首次完成海上平台物资运输 低空经济迎发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