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网站-(引领中国科技平台)

美国不给英国留面子英军6万吨航母准备镇场子美国当场叫停?_KAIYUN

服务热线:

18530843555

Kaiyun平台作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制造企业

平台积极拓展新能源飞行器领域,研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企业新闻

美国不给英国留面子英军6万吨航母准备镇场子美国当场叫停?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7-15 15:00

  Kaiyun官网登录

美国不给英国留面子英军6万吨航母准备镇场子美国当场叫停?(图1)

  2025年6月,原计划在亚太地区高调展示实力的英国皇家海军航母编队,刚刚抵达新加坡,正准备进入南海“刷存在感”,却意外遭到美国国防部的强烈制止。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仅令英国军方猝不及防,也让外界对所谓“英美特殊关系”的实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

  这艘排水量达6万吨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原本打算以压倒性的气势亮相南海,彰显英国海军的威严。然而,没想到连南海的门槛都未踏入,便不得不尴尬地掉头,向澳大利亚方向驶去,场面颇为狼狈。

  此次英军的部署,是为了配合美国推进其“印太战略”,目的明确,意图鲜明。作为英国最先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威尔士亲王”号装备了先进的F-35B隐形战机,舰体排水量高达6万吨,本应是皇家海军的旗舰象征。

  但自2019年服役以来,这艘航母的命运颇为坎坷,频频出现技术故障,出勤率低得令人震惊。五年间,航母仅出海约一百多天,其航行时间甚至不及一艘普通补给舰的总和。

  曾有一次计划横渡大西洋访问美国,结果在关键时刻因搁浅和螺旋桨故障,被迫紧急返航并进行大修,令人啼笑皆非。

  更令人咋舌的是,英国国防部竟然将“威尔士亲王”号上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拆下来,用于修复其姊妹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形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这种操作在现代海军中极为罕见,立即引发了英国国内舆论的强烈批评。

  航母的核心设备如燃气轮机、升降机驱动链条以及电力系统,本应是最重要的部分,竟也被当作“可拆卸部件”随意调配,用于救急另一艘航母。这不仅暴露了英国海军后勤和资金上的严重短缺,也暴露了军工制造质量的深层问题。

  媒体统计显示,自服役以来,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累计发生了超过30起大小故障,平均每半年就需进厂维修一次,故障频发的现状令人堪忧。

  在如此背景下,英国高层仍希望通过“航母巡航南海”的举动,为自己赢得光彩。英国国防部公开表示,此次航母任务是为了“维护印太地区航行自由”,并向潜在对手释放“坚定信号”。

  然而,这个信号还未发出,美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便当场叫停了这场“自导自演”的秀。6月初,在五角大楼闭门会议中,英方代表兴致勃勃地介绍航母部署计划,却遭遇科尔比冷冷一句:“我们不希望你们在那里。”这话一出,令英国军官愣住,现场气氛一度尴尬。

  科尔比以务实著称,是坚定推行“美国优先”政策的关键人物,他对英国这种“刷存在感”的行为毫不买账,直接予以否决。

  消息传出后,英国航母编队立即调整航向,转向澳大利亚参加联合军演,刻意避开南海。这一突如其来的“急转弯”动作,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同时也成为英国媒体的热点话题。《每日邮报》讽刺称:“还未来得及挑衅中国,结果连南海边都没蹭上。”

  此次英国航母编队的出行,被外界戏称为“拼凑舰队”并非无的放矢。除三艘主力军舰外,其他战力多依赖临时召来的加拿大和挪威军舰“充数”,舰载F-35B战机数量严重不足,期间还发生过紧急迫降事件。

  其中一架F-35B在印度洋因飞行系统故障紧急降落,飞行员担心机密泄露,竟在座舱内锁门守候长达18小时,场面颇为狼狈。

  更让人感慨的是,舰队中的士兵士气极度低落。一名舰员在红海航行期间给家人写信,流露出对导弹袭击的深切担忧。这支被誉为“出征亚太”的舰队,还未真正面对战火,已是心惊胆战。

  从战略角度看,美国阻止英国行动并非偶然,而是体现其全球军事布局的重大调整。五角大楼新战略文件明确强调,将减少海外驻军,集中资源于核心区域,避免被盟友拖累。德国、法国也被要求加大国防开支,北约内部正推动“责任分担”机制的深化改革。

  尽管英国2025年国防预算提升至700亿英镑,增长12.7%,大部分资金用于亚太部署,但仍难掩“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局面。美国在当前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已不再容忍盟友擅自行动,特别是像英国这种既无实质贡献又可能制造麻烦的“二等盟友”。

  科尔比本人被视为对中国战略态度相对清醒的美国高官,曾公开表示台湾非美国核心利益,武装介入台海冲突将损害美国利益。

  此次坚决叫停英国航母南海部署,也是基于对当前中美关系复杂局势的深思熟虑,意在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升级。

  美国智库CSIS的研究员舒加特指出,过去美国鼓励盟友在亚太挑衅中国的策略已不合时宜。随着中国军力与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任何挑衅行为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当前最重要的是“降低风险”,而非“扩大影响”。

  更深层次上,英国航母的现状反映出其国力的衰退。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建造过程充满了“妥协”:由多家造船厂分段建造、海上拼装,质量参差不齐,零部件供应链复杂不堪。昔日航母强国如今连零件都要互相拆换,所谓的“全球英国”不过是个自我安慰的幻影。

  更为令人无奈的是,英国海军航母项目引入了三军共用机制,舰载F-35B战机一半归空军,舰上AH-64E武装直升机来自陆军,操作人员分别来自不同军种,协调工作极为艰难。

  曾有一次,“伊丽莎白女王”号从东亚返航途中,一架F-35B因地勤人员疏忽未拆防护罩,直接坠入印度洋,损失惨重。

  种种迹象表明,英国已无力维持双航母战斗力。强行维持不仅财政压力巨大,还屡屡出丑。早有传闻称,英国可能会封存或出售一艘航母,以减少维护费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还妄图借南海行动向中国“展示肌肉”,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此次当面训斥,彻底揭露了英国的虚张声势,也让世人看清了所谓“联盟”的真实面貌。没有实力支撑,再多外交辞令和军事表演,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美国明确表示“我们不希望你们在那里”,这简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划定了地缘博弈的“红线”。英国航母转身南下的航迹,如同一道道墨迹,描绘出昔日帝国的尴尬缩影。

  现实已无情地提醒那些沉醉于“日不落帝国”辉煌的人们,今天的阳光下,他们必须直面自己逐渐消逝的影子。

  在南海这一复杂且敏感的战略水域,真正拥有话语权的是综合实力雄厚、战略意志坚定的国家。英国若一意孤行插手,不但无力控制局势,还极可能成为他人棋局中的弃子,实在徒劳无益。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插曲不过是国际风云中的一朵小浪花,应当从容应对,稳步前进。

  全球格局正在悄然变化,谁能在沉默中积蓄力量,谁又在喧嚣中自我消耗,答案终将水落石出。当“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掉头南下的那一刻,历史已经作出了评判。

标签:
相关新闻
最新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53084355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713869690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