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关2617亿今天这家VC募集了一只新基金
- 无人机出口全球第一!除大疆以外原来国内还有这么多无人机狠货
- 广汽集团:高域复合翼飞行汽车AirJet成功首飞最大航程200km
- 全球首款飞行赛车!Axion载人飞行器问世:208万元
- 打通海峡天堑!中国打造快速运兵‘怪物’平台 一小时往返台海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5713869690
电话:18530843555
邮箱:417307458@qq.com
地址: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新兴路与S237交叉口向东500米
首关2617亿今天这家VC募集了一只新基金
7月16日,投中网获悉,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先导创业”)正式完成首关,规模26.17亿元。这家早期机构,何以缔造一只首关规模超26亿元的基金?答案在于: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终至厚积薄发。拉长时间链条来看,早在2013年,硬科技还是市场上的“非共识领域”时,中科创星就专注于该领域的投资,并且一干就是10余年。当行业共识向硬科技聚焦,长期深耕和深厚积累的价值显现,中科创星也因此赢得了许多LP的认可与支持。在这次募资中,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作为基石LP,出手中科创星;现场,中科创星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宁波开投、台州科创、西科控股等19家首关LP进行签约。这不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第一次出资中科创星。早在2023年9月,中科创星发起北京三期基金时,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就积极出手。彼时,北京三期基金首关完成,终关总规模达到33亿元。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则在上海浦东注册,存续期8年,重点投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物质、能量、信息、生命、空间产业领域的硬科技项目。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新基金迅速完成首关,是源于中科创星正确的战略方向,即十余年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投硬”;也是业绩与能力的验证,叠加前瞻性的投资布局,共同赢得了市场认可。新基金也将突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特征:在资金分配上,70%的资金用于“从0到1”阶段的原始创新;30%的资金投资于成长类项目,助推技术“从1到10”的熟化应用。上海国投先导人工智能基金、浦东创投、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等,均代表了上海国资系基金。作为国家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上海深入贯彻“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打造智能终端、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5个关键生产力工具,形成产业创新、场景赋能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稍早前,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强服务优环境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提出,“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投资力度”。此次,上海国有资本与中科创星合作,不仅是借助专业之力,实现资源互补,更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下的战略共振。对于人工智能,中科创星从光子和半导体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起步投资。作为“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中科创星从2013年创立起便开始布局光子技术,2014年开始投资光电芯片和半导体,2016年开始投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逐步勾勒出以“算力”为核心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版图。截至目前,中科创星孵化并投资了智谱AI、智元机器人、驭势科技、中科闻歌、开源中国、紫东太初、清程极智等一批行业标杆,覆盖大模型、机器人、AI Infra等关键赛道。以智谱AI为例,中科创星是其最早期的机构投资人之一。2019年6月,智谱AI成立仅两个月,中科创星便天使轮投资,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使捕手”。同样,自动驾驶独角兽——驭势科技,也在诞生之初便获得中科创星青睐。2016年6月,驭势科技成立仅4个月即完成8000余万元天使轮融资,中科创星与多家机构等共同押注,并在后续轮次持续加码。驭势科技招股书显示,中科创星作为第二大外部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达5.94%,仅次于第一大外部股东格灵深瞳的7.89%占比。在上述人工智能标杆项目中,中科创星几乎总是最早洞察价值、果断出手的投资机构。这源于其对硬科技底层逻辑和产业生态的深刻理解。比如清程极智,在投资后,中科创星指出,其核心团队在大模型“出圈”前就已具备在国产芯片上做训练优化的能力,是国内少数掌握“底层编译器—并行加速—推理引擎”全栈技术的团队,可有效填补AI Infra在编译器、并行训练与推理系统等核心软件上的空白。近期,清程极智亦完成了新一轮过亿元融资,吸引了多家产业界资本注资。出手上海独角兽企业——智元机器人后,中科创星也将其定义为人形机器人整机赛道的“旗舰项目”,并围绕灵巧手、关节、传感器等上游关键零部件配套进行布局,构建产业链协同。“近两年,算力作为最底层、最确定的赛道,中科创星系统布局了光子计算、存内计算、量子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以及可控核聚变等未来能源;同时,在模型层出手智谱AI等头部企业,在数据层覆盖多类传感器与数据源。”随着“推理放量”成为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新引擎,中科创星将重点加码推理算力及其配套基础设施,抢占“AI赋能千行百业”的下一波浪潮。项目遴选标准上,米磊明确称:技术需具备高壁垒、稀缺性且可快速工程化;赛道在未来5–10年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兼具知识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此次注册于上海的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将继续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关键“卡脖子”技术,以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对于上海,米磊表示,上海是国际化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方之一,特别在半导体、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储备丰富;浦东作为上海科技企业最密集区域,已形成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核产业集群,配套完整。由此,在新基金启动前,中科创星于2023年底在上海浦东设立高质量孵化器,以“超前孵化+深度孵化”为理念,将重新定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目标是,助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难的一步——“从0到1”的原始创新。具体来说,“超前孵化”是在技术成熟度1-3级就从原理、论文阶段介入,与科学家共同完成概念验证;“深度孵化”是把实验室成果直接接进市场,参与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商业落地,打通PI→IDEA→IP→IPO的全链条,推动顶尖科技成果率先实现产业化。原集微、华科冷芯等7个项目进入到“超前孵化”或“深度孵化”阶段。其中,2024年中科创星关注到二维半导体技术的巨大潜力之后,就与复旦大学包文中教授团队开始探讨二维半导体集成电路商业化的可能性。在完成概念验证后,决定对原集微展开深度孵化,协助该团队于2025年初组建创业团队,现已完成对原集微的两轮早期投资。今年4月,包文中和周鹏教授联合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制备出世界集成度最高的二维半导体处理器 “无极”,未来有望替代传统硅基芯片。为了让“超前孵化”与“深度孵化”真正发生“化学反应”,中科创星在科创生态上,还打造了“好望角”科学沙龙。目前,已举办量子、RISC-V、可控核聚变、精准医疗等4场跨界对话,把科学家、创业者、投资方汇聚一堂,通过交流碰撞科学思想火花。当别人做“空间+服务”时,中科创星正通过高质量孵化器+基金投资,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把自己锤炼成一支既懂科学又懂产业的“硬科技特种部队”:超前半步发现价值,深度一公里陪跑到底,并敢于用真金白银陪伴,最终推动知识价值释放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孕育出一批源自本土的硬科技冠军企业,为中国科技创新持续注入“硬核力量”。
- 上一篇:18年煎熬终亮剑!高原雄鹰国产率仅45%印度军工短板暴露无遗
- 下一篇:暂无
-
2025-07-16首关2617亿今天这家VC募集了一只新基金
-
2025-07-1618年煎熬终亮剑!高原雄鹰国产率仅45%印度军工短板暴露无遗
-
2025-07-16股票行情快报:中直股份(600038)7月15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33370万元
-
2025-07-15美国不给英国留面子英军6万吨航母准备镇场子美国当场叫停?
-
2025-07-15解放军有3大“鸡肋”装备性能已经落后新装备为什么顶不上?
-
2025-07-15美国“小鸟”直升机特种部队快速部署体型虽小却火力凶猛
-
2025-07-15巴基斯坦军方部署直10ME有何影响 大幅提升空地打击能力
-
2025-07-15中国印度军队在高原的飞行之痛:直升机坠毁数与军官伤亡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