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月摔2架飞机印度一直找不出来原因还怪引进的飞机性能不好
- 为何我国能仿制苏联武器却几乎未仿制美式武器?是因为太难吗?
- 在高原救灾演习中:中国曝光了“黑科技”放飞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 中国航模大师徐阳刷新微型飞行器地面速度世界纪录!
- 阿联酋斥资10亿美元对华求购350架飞行器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15713869690
电话:18530843555
邮箱:417307458@qq.com
地址:于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新兴路与S237交叉口向东500米
为何我国能仿制苏联武器却几乎未仿制美式武器?是因为太难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中国军工领域里,仿制自苏联及俄罗斯的武器设备不少,比如轰-6轰炸机、歼-11战斗机等,但几乎看不到仿制美国武器的例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美国的武器仿制难度太大了吗?
其实,这种现象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仿制高端武器本身是一件极其复杂且困难的事情;第二,中国没有多少机会能够拿到先进的美国武器来仿制。
在战斗机仿制方面,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侧卫系列战机”的发展历程。早在1995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战机的生产线及相关技术授权,开始逐步吸收并消化这款战机的核心技术。中国仿制苏-27的第一步是制造歼-11A,到2008年又升级推出了歼-11B型战机。歼-11B基本保持了苏-27的机身外形,但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随后,到了2011年,中国自主研制的歼-16战机完成了首飞,并于2015年正式列装部队。歼-16是中国全面吸收苏-27技术之后,基于自身设计理念打造的国产多用途战机。
可以说,当歼-11B投入服役时,中国尚未完全掌握苏-27的全部技术,因而仍然沿用了苏-27的机体结构,只是在航电系统方面进行了升级。歼-16的出现则意味着中国已基本融会贯通苏-27技术,完成了从模仿到自主研发的跨越。
从1995年获得苏-27技术授权到2011年歼-16首飞,中国耗费了整整14年时间。这还是建立在中国同时拥有苏-27整机和生产线,以及详尽技术资料的情况下。如果当时仅仅买到成品战机,没有获得生产线和授权,那么中国对苏-27进行测绘和逆向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将更长。
通过中国引进苏联“侧卫”系列战机,到成功研发自主“侧卫”的经历,可以明显看出仿制他国先进战机绝非简单之举。事实上,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算是做得相当出色的国家了。在国际上,能够与中国相提并论的,还有印度。
印度在2000年从俄罗斯获得了苏-30战机的生产线及技术授权,自主制造了大约140架苏-30战机。按中国吸收苏-27技术花费14年计算,印度本应在2014年左右完成苏-30的国产化并实现自主研发类似机型,但现实却并非如此。至今,印度不仅未能完全国产化苏-30,甚至连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和雷达依然依赖俄罗斯进口,以维持苏-30的运转维护。由此可见,复杂武器的仿制难度极高,因此中国目前没有仿制美国武器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之所以能仿制苏-27战机,并以此为基础研发出歼-16战机,关键在于获得了苏-27整机及生产线授权。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实施了严格的武器禁运,使中国难以获得任何美国战机。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期间,尽管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中国有意购买F-16、F-14战机,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如愿。苏联解体后,中美关系再度紧张,中国再次无缘获得美国先进武器。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美国军事装备主要包括黑鹰直升机、AN/TPQ-37炮兵雷达、LM-2500燃气轮机以及陶式反坦克导弹等少数几种。
以黑鹰直升机为例,同时期中国还进口了法国的超黄蜂直升机。经过权衡,中国选择了仿制超黄蜂直升机,这才有了现在的直-8直升机。至于AN/TPQ-37炮兵雷达,中国只吸收了部分技术,后来由于中国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也不再全面仿制此设备。
LM-2500燃气轮机方面,中国仅购入5台,4台装配于052型驱逐舰上,1台用于试验平台。后来因中美关系恶化,美国暂停对中国的出口。此后中国转向乌克兰购买GT25000燃气轮机及其技术授权,通过仿制GT25000,实现了燃气轮机的国产化。
而陶式反坦克导弹则是通过越南缴获的样品获得。越南未统一时,北越战场缴获了陶式坦克,并转交中国进行研究,中国基于此仿制出了红箭-8反坦克导弹。
由此可见,只要条件具备,中国同样愿意仿制美国武器。中国之所以没有仿制更多美国装备,主要是没有获得实物或者有更合适的替代品。
回顾上世纪,中国军工体系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当时中国的军工水平总体落后于其他国家。但如今,中国的军工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甚至开始引领潮流,令美国不得不“跟着中国走”。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驱逐舰。中国的055大型驱逐舰极为成功,被公认为全球最先进的驱逐舰之一。美国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项目陷入失败后,也开始参考中国055大驱的设计思路,启动了名为DDG(X)的新型驱逐舰项目,业界戏称它为“美国版055”。
到2024年12月,中国的六代战机率先完成首飞,而美国的六代机项目仍停留在技术论证阶段,尚未制造出原型机。很可能中国六代机将比美国提前10到20年服役,这也意味着美国未来在六代机领域可能依然要“跟着中国学”。
随着中国军工体系的持续发展,这种“由中国领跑,其他国家跟随”的局面可能会越来越普遍。
信息来源:【1】中国青年网·《酷似055的美国大驱,亮相了》【2】看航空·《印度引进俄AL-31FP涡扇发动机情况回顾及分析》【3】环球网·《俄媒曝光中国苏27及苏30战机国产化过程细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2025-07-21每月摔2架飞机印度一直找不出来原因还怪引进的飞机性能不好
-
2025-07-21为何我国能仿制苏联武器却几乎未仿制美式武器?是因为太难吗?
-
2025-07-212024年直升机零部件项目评价分析报告docx
-
2025-07-21美欧全线哑火比稀土更致命的一张王牌东大终于出手了!
-
2025-07-21中国商务部:美方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国际航空运输市场
-
2025-07-21中直股份涨064%成交额358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46360万
-
2025-07-21中国低空经济产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动向分析报告2025~2031年
-
2025-07-21醒醒吧!就算获得中国歼-10援助同样也救不了朝鲜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