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网站-(引领中国科技平台)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_KAIYUN

服务热线:

18530843555

Kaiyun平台作为国内领先的直升机制造企业

平台积极拓展新能源飞行器领域,研发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企业新闻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8-25 01:5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我军就高度重视武器装备的自主化、国产化,为的就是要在军事建设方面不受制于人、自力更生,真正挺直腰杆、确保国防安全。因此,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无数军工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很早便在水面舰艇、水下潜艇、空中战机和直升机、地面装甲坦克和火炮、中远程导弹等武器装备领域举全国之力实施自研攻关,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而为如今我军掌握全体系、高科技、强战力的武器装备打下了扎实基础。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图1)

  今天,小圣就要和大家聊一聊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直升机。直-5直升机是我国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制式直升机,尽管其性能水平并非是当时最先进的,但却为我国自主研发生产国产直升机积累了宝贵经验、建立了可行的研发路径。有军事专家表示:国产直升机能有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不能忘记60年前披荆斩棘开创国产直升机研制生产先河的直-5直升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决定研发制造国产直升机的计划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在初教-5教练机和歼-5战斗机已经成功研制的背景下,解放军迫切需要一款能够批量生产且性能可靠、使用皮实的国产直升机。

  但为了保证研制过程的顺利和稳定,我国先是在1955年4月从苏联批量引进了一批米-4直升机,一方面可以尽快列装部队形成战斗力、以解部队所需,另一方面还能为我国研发制造国产直升机赢得时间。与此同时,我国还决定同步引进米-4生产制造及其发动机的相关技术,并指令由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和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分别进行仿制。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图2)

  在经过紧密的磋商谈判后,我国在1956年10月顺利同苏联签订了仿制生产米-4直升机的合同。为了保密起见,我国将米-4国产化的研发计划定为“旋风25”工程,项目时间进度安排是从1957年6月开始推进,至1959年年底完成研制、取得成果。不过,由于当时苏联正在对米-4进行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进,所以相关技术资Kaiyun料直到1958年1月才交给中国,这就直接导致整个“旋风25”工程计划不得不暂缓延后了半年。

  在拿到米-4的技术资料后,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便立刻行动、抓紧追赶项目进度,从一开始的资料文件翻译、技术推敲和描发图样,到各环节的匹配落实,整个流程均体现了“中国军工的速度”,最终在当年6月底就完成全机图样及资料的描发工作,同时采取边设计制造工装、边制造飞机零件的交叉试制工作法,进一步缩短研制时间。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图3)

  1958年11月,哈尔滨飞机制造厂顺利完成第一架样机总装,并在次月完成全机静力试验,后于当年12月14日成功首飞。不过由于当时特殊大环境的影响,直-5的研制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那就是“追求速度”的要求超过了“保证质量”的红线,期间为赶进度不断修改研制计划甚至简化工艺。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首批投产总装完成的10架直-5因质量不过关无法投入使用,1958年到1960年间生产的直-5直升机全部不合格。

  在如此严峻的现实打击下,1960年12月,国防工业提出“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的Kaiyun方针,直-5直升机研制工作被列入彻底整顿的范围,这才将直-5直升机项目拉回了正轨。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图4)

  1961年3月,直-5开始重新研制;1963年7月,第一架优质直-5总装完毕,并于1963年8月20日首飞成功,再于当年9月通过鉴定验收、质量达标,最终在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而在直-5重新研制的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还以此为契机同时对直-5进行了优化改进(例如用金属旋翼桨叶代替原来的钢梁木结构旋翼桨叶,此举大大提高了直-5旋翼的使用寿命和飞行性能)以及进一步消化吸收从苏联引进的技术。

  1966年后,直-5改用玻璃钢尾桨,还将燃油箱改为薄壁软油箱,将座舱内活动副油箱改为机身两侧外挂副油箱。此外,直-5还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发展出客机型、农林型、航测型、水上救生型等衍生型号,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国产直升机家族的“成员序列”。

  根据资料记载,到1979年停产之时,直-5直升机一共生产了545架,其中1966年是直-5生产数量最多的一年,当年年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02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量的提高,直-5的造价自然也就直线万元人民币的高位,但四年后的1967年就已经降到了48万元人民币。

国产直升机开山之作之直-5一共生产545架自用为主、外援86架(图5)

  另外,直-5大批量生产后并非全部都是自用,还有86架则是援助给了其他友好国家(具体是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马里、刚果(布)、几内亚、也门(南)),而自用的国内单位有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相关地方部门。毫不夸张的说,直-5服役后为部队战备建设、执行重大军事行动以及地方的空中运输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诸如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西沙海战和边境作战、邢台地震灾区救援等军地行动中都有直-5直升机参与的身影,并屡建功勋。1966年3月8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邢台地震灾区乘坐的就是直-5,这架编号为3889的直-5直升机目前就存放在中国航空博物馆。

标签:
相关新闻
最新产品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853084355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15713869690

二维码
线